乳制品的种类有很多,纯牛奶,特浓牛奶,调味牛奶,酸奶,脱脂牛奶,奶粉,含乳饮料都属于乳制品,在日常生活里面,我们吃乳制品的次数是非常多的,很多人也许会想,我们日常饮食中到底需不需要奶制品,而且他们会各自持"需要"或"不需要"的观点。 然而,营养学是建立在科学而非观念之上的。最近一项研究就对此进行了研究。牛奶是一类很有趣的食物,其中含有一类叫做乳糖的糖类成分,需要乳糖酶消化降解才能通过肠道壁进入血液系统中。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会产生大量的乳糖酶,从能够帮助我们消化来自母亲的乳汁。在历史上乳制品需求不高的地区,例如中国或日本,大部分儿童在断奶之后很短时间内就停止产生乳糖酶,从而导致整个群体无法吸收牛奶中的乳糖,即乳糖不耐受。而在一些奶制品需求量较高的地区,例如欧洲,大部分成年人在整个生命中都在不断地分泌乳糖,因此他们能够愉快地消化奶制品,这些地区中仅有5%的人会产生乳糖不耐受反应。 乳制品是补钙首选,而谈到钙就联想到骨骼健康。人体中的钙绝大多数处于骨骼和牙齿中,但还有1%左右以游离状态存在,数量虽少却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这其中之一便是抑制脑神经兴奋异常,钙充足时人即使遇到较强的精神刺激也能泰然处之,如果缺钙可出现血压升高、精神紧张、烦躁易怒。
除了钙的作用,乳品中富含的色氨酸在体内可转化为一种叫做“血清素”的物质,血清素能作用神经,使人感到安宁和放松,促进情绪的稳定,帮助控制人体的愤怒感和攻击性,增强注意力和记忆力。因此,如果人体内的血清素充足,就容易做到“每临大事有静气”。同时,色氨酸和血清素能促进“睡眠因子”褪黑激素的合成,从而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奶品有镇静安眠的作用,人们传说的喝牛奶有助于睡眠,其道理在此。
营养学家们常常猜测,由于牛奶中含有钙离子,因此对于骨骼的中钙元素的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大量数据表明这一说法存在问题。一项系统性的研究表明,肠道摄入的钙离子含量并不关键,而骨骼究竟能够保留多少钙元素才是最重要的。 研究指出,在奶制品十分不常见的地区,例如日本与中国,骨折发生的几率相比欧美地区要高50%。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研究重点关注的是钙离子的摄入;而我们都清楚地知道,骨骼的强度主要由青少年时期的饮食决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