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23日讯 近日,在2018-2019年度食品安全创新技术和示范项目发布活动中,雀巢公司申报的“基于化学指纹图谱技术的食品掺假鉴别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三种不同的技术方法,可以实现快速、准确、安全检测食品掺假,尤其在乳粉鉴别领域,已经成为成套高效的解决方案”,入围食品安全科技创新发布名单。
2018-2019年度食品安全创新技术和示范项目发布活动由中国经济网、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联合发起,在每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举办的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上举办,意在激励科技人员不断创新,促进食品产业在生产、存储、加工、流通等方面的技术革新。
此次雀巢申报的食品掺假鉴别技术研究,是近年来雀巢食品安全研究院分别与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等3所高校联合开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分别为稳健模型驱动的拉曼高光谱成像方法(RMD-RHIM)、流动注射质谱法(FIMS)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通过这三项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做到乳品中掺假物的快速、全面、准确的识别。
近年来,国内外食品掺假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不但给消费者健康带来风险,也对企业品牌声誉造成损害。此次雀巢申报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为乳业掺假检测提供了完整高效的解决方案。
其中雀巢联合天津大学开发的“基于拉曼高光谱成像的乳粉真伪非定向筛查技术”和配套便携设备,具有仪器成本低,样品前处简单,检测通量大的特点。该技术可满足乳粉工业快速筛查需求,而且配套的便携设备体积小、重量轻,目前正在向包括政府实验室在内的多家检测机构推广。
另外,雀巢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开发的“基于流动注射质谱技术(FIMS)的乳品掺假鉴别技术”,则具备精度更高,步骤更简便的特点,每个样品仅需1分钟,就可以快速有效地检测牛奶中掺入植物蛋白、动物蛋白等物质的掺假问题。
而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开发的“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结合化学计量学的牛奶掺假快速检测技术”,可以有效地识别牛奶中的生物分子与大分子掺假物,让掺假行为无处遁形之外;还能有效识别影响牛奶品质的季节因素和地理因素,实现乳品产地来源的鉴别。
雀巢食品安全研究院一方面在内部积极推广该技术的基础上,为落实雀巢“创造共享价值”的发展理念,自2016年起,雀巢食品安全研究院通过举办学术会议,编写“食品欺诈防范”小册子等多种方式,分享、宣传该技术,旨在提高国内同行原料掺假鉴别能力。
此外,在技术开发过程中,雀巢食品安全研究院与多家国内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合作研究,联合攻关,一方面加强了国内外食品掺假鉴别领域的合作交流,提高了中国食品掺假研究水平;另一方面,也通过研究项目的开发,和国内高校一起培养了一批食品掺假鉴别领域的食品安全人才。
雀巢食品安全研究院鲍蕾院长表示,“质量保证和产品安全”是雀巢集团十大业务原则之一,是倍受雀巢关注的一个领域。在中国市场,消费者对于安全和健康食品的需求日益强烈,雀巢也愿意分享更多先进的科学研发成果和食品安全解决方案,为中国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