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奶制品近年来在中国市场销售火爆。最新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8月,我国进口液态奶总量42万吨,已接近去年全年的进口量,预计全年进口量将达到70万吨。而近期包括德国、澳大利亚产进口牛奶先后爆出食品安全问题,让进口牛奶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超长保质期也让进口牛奶饱受质疑。
市场 近七成进口牛奶来自欧盟 自2008年以来,我国进口包装牛奶持续大幅增长,从2008年的7000多吨,增长到2015年的46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80%,成为全球最大的包装牛奶进口国。 来自海关的数据显示,进口牛奶呈现出量增价跌的态势。今年1-8月中国共进口鲜奶42.32万吨,同比增加63.4%,进口额4.25亿美元,同比增长48.3%,平均价格为1004美元/吨,同比下降9.2%;8月进口鲜奶5.57万吨,同比增加30.5%,进口额0.54亿美元,同比增长28%,平均价格为968美元/吨,同比下降1.9%。 从终端渠道看,此前进口液态奶多来自日本、韩国等相邻国家,而如今超市货架上摆放的进口液态奶不仅品牌众多,进口国范围也在逐步扩大,以欧盟国家为主,来自新西兰的数量正在快速提升。以今年1-8月为例,在42万吨的进口液态奶总量中,来自的欧盟达28.89万吨,占68.3%,同比增加71%;新西兰7.77万吨,占18.4%,同比增加88.5%;澳大利亚4.45万吨,占10.5%,同比增加26.4%。 乳业高级分析师宋亮表示,国内进口牛奶增长迅速,一方面是由于国内部分消费者对国产奶信心不足;另一方面是部分消费者存在心理选择性消费,有猎奇心理,对进口产品有偏好。此外,由于国外原奶价格不断下降,进口牛奶的价格更便宜,也促进了进口牛奶的销售。 据宋亮介绍,由于国际奶价较低,国外主要乳制品出口国的奶价多在4元/公斤左右,因此进口牛奶的生产成本并不高,加上进口关税为15%,增值税为17%,以及运费和报关费等费用,1升装进口牛奶到中国的成本约在6-7元,甚至只有4-5元。 问题 进口门槛低问题不少 随着进口牛奶平均价格不断下探,在终端市场上,部分进口牛奶和国产牛奶展开低价竞争。庞大的中国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进口牛奶进入。而与此同时,因进口难度小、没有特殊的监管,进口奶制品的一些乱象也逐渐显现。 其中,产品不合格问题首当其冲。此前不久,国家认监委发布了《暂停澳大利亚巴氏杀菌乳企业注册资格并全面加强后续监管》的通报,要求澳大利亚主管当局以及所有41家已注册的巴氏杀菌乳企业限期提交相关技术性证明资料,将组织专家开展技术审核,全面加强对澳大利亚乳品生产企业的后续监管,督促其持续满足注册要求。 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信息显示,今年1-7月,几乎每月都有进口牛奶被检出不合格问题,而澳大利亚巴氏杀菌乳则屡次登上质检“黑榜”。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信息显示,今年上半年就有12批次来自澳大利亚的巴氏杀菌乳出现质量问题。其中6批次大肠菌群超标或菌落总数超标,2批次超过保质期,2批次非脂乳固体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1批次未按要求提供证书或合格证明材料,1批次标签不合格。 而进口牛奶整体也是问题频出,据媒体统计,截至今年7月底,今年已有45批次的进口问题牛奶被销毁,来源包括德国、法国、丹麦、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其中也不乏爱氏晨曦、百吉福、荷兰乳牛等品牌产品。原因多为菌群超标、酸度超标、发霉、食品添加剂不合格、包装不合格等。 宋亮表示,出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等问题,生产商要负主要责任。之所以进口牛奶频频出问题,一方面和澳洲、欧洲的部分企业对生产质量把控不严,导致生产过程中出现失误有关。另一方面,中国市场已成为各国奶企争夺的焦点,出口国急于将牛奶输出到中国,但对货品的质量检测把控不严。 据业内人士对媒体透露,目前国内对于进口牛奶没有特殊的监管,以包装食品的形式进口,备案完整、手续齐全的话,只要3-5个工作日就可清关,检验检疫方面则需要15到30个工作日,通过即可上架销售。宋亮建议,在目前乳制品进口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应尽快提高进口门槛。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预检机制,统一检测标准后,由生产国的检测部门先预检,而国内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也可以介入,避免问题产品输入。 提醒 并非所有进口鲜奶都是巴氏奶 据了解,目前进入中国市场的进口牛奶,大部分都是常温奶。虽然销售火爆,但进口牛奶也存在一大短板,就是新鲜度和保质期的问题。 在一场奶业论坛上,有专家指出,许多进口到中国的牛奶品牌,其主要市场就在中国,甚至是“特供”中国的常温奶,他们自己并不喝。据专家透露,目前已进入中国市场销售常温奶的近30个国家中,有20多个国家本身以巴氏鲜奶消费为主,可以说是专门针对中国市场做常温奶的。 据了解,国内消费者所熟悉的常温奶通常采用135℃以上的超高温灭菌工艺,可以保证长期储存,与之不同的是,巴氏奶必须在2℃-6℃冷藏,需要全程冷链运输,销售半径也只有三五百公里,并不适合长距离的进出口。不过,市场上存在着个别商家利用消费者对液态奶不甚了解而误导的情况。如某款热销的进口液态奶,号称鲜奶,但标签中又标注经132℃高温处理,是经高温处理的灭菌乳。明明保质期有6-8个月,却故意标注保质期只有14天,放在商超的冷藏室销售,给消费者以“进口鲜奶”的假象。 “只有巴氏杀菌的牛奶才能称为鲜奶,与超高温杀菌的常温奶相比,巴氏杀菌奶保质期特别短。”宋亮表示,巴氏奶在70℃-80℃间杀菌,一般保持期就只有7天。现在工艺比较先进,保质期可能更长,但不会超过14、15天。 乳业专家王丁棉透露,在国外,消费者日常喝的牛奶90%都是低温奶,必须冷藏,就是为了保证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保质期长了,牛奶里的生物活性物质含量也就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