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要闻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 就推进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时间:2020-07-21 |来源: | 阅读:|
我要分享

7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全区推进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内蒙古自治区推动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专项行动工作小组成员单位有关负责人,向媒体介绍了内蒙古推动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行动总体情况、取得的成效及下一步思路。内蒙古农牧业厅、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内蒙古自治区民委经济发展处有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据介绍,民族传统奶制品是以传统原料、传统工艺、传统生产加工方式加工制作的奶食品。目前,我区已经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民族传统奶制品有7个品种,分别是:奶豆腐、奶皮子、策格、楚拉、毕希拉格、酸酪蛋和嚼克。

据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彭万臻介绍,内蒙古地处北纬黄金纬度,从东到西横跨五个气候区域,大草原、大森林、大湖泊、大湿地、大山脉、大沙漠,绘就了多姿多彩的壮美景象。独特的自然与现代文化相融,造就了天然绿色的农畜产品,品质优良的特色产业。目前全区有16家民族传统奶制品生产企业、746户注册登记的加工坊。每天加工鲜奶能力9560.73吨,日均实际加工鲜奶量393.3吨,年产值6.07亿元,就业人数在2000人左右。

当前牧区民族奶食品加奶源不足,加工水平整体不高,区域公用品牌不亮等一些列问题。请问农牧厅下一步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内蒙古农牧业厅:一是大力推动奶源基地和加工一体化建设。今年安排2亿元奶牛中小规模养殖场提升改造资金,重点支持牧区发展乳肉兼用家庭牧场和合作社,特别是锡林郭勒盟和呼伦贝尔市推动如肉兼用西门塔尔和三河牛适度规模养殖,推动机械化挤奶,突出解决民族奶食品加工奶源不足问题;支持奶牛养殖场、合作社开办民族奶制品加工厂和手工坊,支持民族奶制品加工厂和手工坊建设自有奶源基地,推动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鼓励民族奶制品加工园区建设,引导民族奶制品企业入园,推动民族奶制品加工企业集聚发展。

二是突出抓好民族奶制品标准化加工。今年安排3000万元资金,支持100个民族奶制品手工坊标准化升级改造试点,重点支持生产设施、加工制作、冷链运输、卫生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会同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对100个试点实施点对点服务,指导试点在经营机制、生产标准化和品牌创建以及产品认证等方面取得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逐步推进民族奶制品提档升级。

三是打响锡林郭勒奶酪区域品牌。加快推动锡林郭勒盟研究制定锡林郭勒奶酪区域品牌打造方案,委托专业机构尽快开展锡林郭勒奶酪区域共用品牌申报审批工作,提升以锡林郭勒奶食品为主的民族奶食品品牌影响力;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大力推动民族奶制品生产企业、手工坊开展包装设计,加大开展商标注册,创建更多的企业品牌和商品品牌;推动民族奶制品食品许可认证,实现有包装,有商标,有商品条形码、二维码,可实现扫码溯源,进入商场超市,拓宽销售渠道。

四是加大对民族奶制品宣传力度。结合“爱上内蒙古”品牌短视频和《内蒙古味道厨房》系列宣传活动,加大线上宣传推介。利用旅游景区、餐饮店生产加工演示区域和体验区域,现场演示民族传统奶制品加工制作,提高民族奶食品影响力和美誉度,让锡林郭勒奶酪等产品成为内蒙古奶业的一张靓丽名片。

“推动民族传统奶制品加工业发展,促进产业提质增效”都有哪些举措?

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目前,全区具有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民族传统奶制品加工企业共有16家,在全区乳品工业中所占比重还很小,发展空间大,潜力足。下一步,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将从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培育中小民族奶制品企业、引导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等方面入手,持续加大政策资金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民族传统奶制品加工业,促进我区民族传统奶制品生产企业提标升级,打造奶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一是提升民族传统奶制品技术装备水平。鼓励企业在保留传统生产工艺特点和产品独特口感的基础上,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的生产工序。支持企业升级改造旧的生产设备,提高装备技术和传统生产工艺水平。加快推进整体行业的装备更新和技术迭代速度,不断改善产品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二是培育壮大中小民族传统奶制品企业。针对我区当前民族传统奶制品企业规模小,竞争能力差的问题,将民族传统奶制品企业纳入全区中小企业培育计划,围绕“个转企、小升规、小巨人”的企业成长路径,培育和发展一批发展潜力大、竞争能力强的民族传统奶制品中小企业。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民族奶制品加工园区,引导民族奶食品企业入园,发挥集聚效应。

三是引导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鼓励民族传统奶制品企业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结合自治区开展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集中力量培育一批成长进步快、在行业内具有明显规模优势或技术领先地位的高成长型民族传统奶制品“专精特新”企业,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小而精”企业,认定一批“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引领和带动更多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四是加大政策资金的支持力度。发挥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项目,我厅将按照《支持工业高质量若干政策》,在项目建设、技改升级、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对经自治区认定的成长型小微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对上一年度进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范围的民族传统奶制品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为帮助民族传统奶制品生产企业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自治区各级工信部门将对符合条件的民族传统奶制品项目,优先给予助保贷款融资服务支持。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有哪些要求?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主要包括地方特色食品原料及产品、与地方特色食品配套的检验方法与规程、与地方特色食品配套的生产经营过程卫生要求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对于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制定有着严格的限制和要求,首先食品安全地方标不得与国家标准交叉、重复或矛盾。其次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通用标准或食品产品标准等已经涵盖的食品、检验方法,以及婴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等不能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第三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主要服务于地方特色食品,地方特色食品指在部分地域有30年以上传统食用习惯的食品,包括地方特有的食品原料和采用传统工艺生产的食品。比如我们已经制定的8个民族传统奶制品相关标准就是地方特色食品。在这里还需要说明一点,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是食品生产经营的红线,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底线,所有生产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相应食品类别的企业,其生产经营活动和产品必须符合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按照工作职能,内蒙古自治区民委在推动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中主要任务是什么?

内蒙古自治区民委:自治区民委的主要工作是组织有意愿的生产传统奶制品的法人企业纳入到自治区民贸企业范围中来,以使这些企业享受国家对民贸企业的优惠政策。

扶持民族贸易企业,对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边防,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区目前有国家确定的57个民族贸易旗县,这些旗县内具备以下条件的企业可以被认定为自治区民族贸易企业,具体条件为:一是在我区57个民族贸易旗县内登记注册且具备企业法人资格的企业,此外,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中“民族自治地方的边境县和兵团边境团场享受民族贸易县的优惠政策”的规定,我区非民族贸易旗县的边境县(满洲里市、额尔古纳市、扎赉诺尔区、阿尔山市、二连浩特市)可以申报新增民族贸易企业;二是该法人企业主营业务(依据工商营业执照中经营范围)必须是经销少数民族特需品或生产生活必需品或收购(加工、销售)民族地区农副产品;三是经销少数民族特需品、生产生活必需品、收购(加工、销售)民族地区农副产品销售额占该法人企业全部销售额60%以上的企业。上述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2016年,国家民委印发了《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规范民族贸易县内民族贸易企业认定及相关工作的意见》,对民贸企业的认定有具体工作要求。旗县、盟市逐级推荐审核上报自治区,由自治区民委、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共同评审认定。

认定后的优惠政策主要是对这些企业一年期的流动资金贷款按照人民银行的利率规定,给予一定的利息补贴。通过贴息,有效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弥补企业流动资金的不足,为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和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019年,自治区组织认定了681个企业为自治区民族贸易企业。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民族贸易旗(县)内民族贸易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第15条规定“实行动态调整制度。自治区民委会同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结合民族贸易企业基础档案更新工作,依据上一年民族贸易企业第三方审计报告,每年对全区民贸旗(县)民族贸易企业适时集中调整一次,对不符合民族贸易企业认定条件的企业要及时清理、调整,取消其享受国家民族贸易优惠政策的资格。对符合认定条件的新增企业,按程序认定增补”。目前,自治区正在开展2020年调整(增减)工作。通过今年的民贸企业调整工作,将会进一步推动更多的民族传统奶制品企业纳入到民贸企业范围里,加快民族传统奶制品企业的发展。文·摄影/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 王利军
 

(编辑:admin)
网站介绍  |   网站声明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投稿专用邮箱:641127778@qq.com| 技术支持:牛奶网
Copyright 2022 中国牛奶网 版权所有 本站申明:本站部分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将其删除!
中国牛奶网,牛奶行业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