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由中国奶业协会主办的2019中国奶业白皮书发布暨“一带一路”奶业论坛在天津隆重举行。作为“一带一路”奶业联盟的轮值理事长和本次论坛的支持单位,蒙牛出席活动并与国内外奶业精英展开交流对话,分享行业发展成果。 原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奶业协会名誉会长刘成果,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亚清等领导出席论坛。论坛还汇聚了来自新西兰、爱尔兰、荷兰、澳大利亚、泰国、德国、乌拉圭、英国、瑞典、荷兰等驻华使节及行业领导。 布局一带一路,为中国奶业高质量发展开路 蒙牛集团副总裁李鹏程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蒙牛成立20周年,过去20年来,中国奶业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全面提升乳品品质。与此同时,以蒙牛代表的中国乳企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积极展开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布局,以开放精神携手各方力量,推进乳业“一带一路”的建设,为中国奶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贡献经验和智慧。 近年来,蒙牛通过对外投资和合作的方式,不断推进国际化布局。蒙牛国际化的第一步是资源布局,由于全球乳业资源供给不平衡,基于原料供应考虑,蒙牛在大洋洲、欧洲和南美洲都进行了资源性布局。 在位于“一带一路”南线的新西兰,蒙牛建设了雅士利奶粉工厂,打造了特仑苏新西兰专属牧场,控股了澳大利亚知名的原奶处理及乳制品加工企业Burra Foods,从奶源上整合国外优质资源,提升蒙牛的产品品质,蒙牛也因此成为率先走向海外市场的中国乳企。 伴随“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蒙牛的国际化战略亦步步为营,东南亚成为其中重要一环。东南亚拥有6.5亿人口,相当于半个中国市场,且当地乳制品消费动力不足,蒙牛于2018年年底建成的印尼工厂恰好可以“哺育”这个市场,该工厂已经实现了当地生产、当地销售,未来还计划出口到周边国家。可以说,在获得优质海外奶源的同时,蒙牛开创了中国乳企海外全产业链布局的先河。 此外,蒙牛与白俄罗斯乳制品龙头企业Meat & Dairy公司、乌拉圭最大乳业巨头Conaprole(科拿乳品)都已经建立了合作关系。 蒙牛希望抓住历史机遇,当好乳业“一带一路”的排头兵,为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消费者带去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实现共赢和共享发展。目前,蒙牛的产品已经销售到加拿大、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柬埔寨、蒙古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市场反响颇好。产品力和品牌力均大幅提升,这实现了国际化的第二步:品牌输出。 在中国乳业进入下一个黄金十年的新阶段,中国奶业需要融入世界。更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到境外投资奶业。根据中国奶业协会调查,截至2018年底,中国共有17家企业在境外投资奶业。中国奶业协会名誉会长刘成果建议,中国企业应把握历史机遇,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到“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去投资奶业、技术交流、贸易合作,强互补、促融合、共发展。 蒙牛在“一带一路”上的先知先行,为行业提供了重要经验。 打造全球乳业共同体,带动产业链共赢共享 蒙牛在 “做强”自身的同时,也致力于带动产业链“做优”。 早在2014年,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对“建立与完善龙头企业和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探索一些好办法,帮助农牧民更多分享产业利润效益,真正同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这些年来,蒙牛积极落实总书记指示,践行精准扶贫和产业脱贫以及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牵头与产业链伙伴共同扛起奶业振兴大旗。 今年6月,蒙牛发布了奶业振兴“136”工程,即通过“一大战略布局、三大服务平台、六大利益联结举措”,持续推动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密农牧民利益联结。具体来说,蒙牛将依托“一大战略”布局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爱养牛”集采平台、奶牛研究院和“数字奶源-智慧牧场”三大服务平台实现高质量发展,实施包括推进资金扶持、技术服务、科学计价、前置量价、人才培养、党建共建在内的六项利益联结举措。 李鹏程表示,既要助力奶业振兴,也要构建生态共赢。蒙牛将整合更多资源,实实在在使牧场、农牧民受益、发展,做大做强奶业。 为此,蒙牛将目光投向全球。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曾说过,中国的企业、中国的品牌只有融入到全球市场中,才能在发达国家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国乳业是一个国际化程度很高的行业,而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国际合作。 2017年,蒙牛提出了打造“全球乳业共同体”的战略构想。“乳业是一个跟农业息息相关的产业,它与牧场、广大农民非常相关。在这样一个体系当中,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协调,需要有一个更好的价格机制、供应机制以及一个透明的全球资源共享机制。这能够让我们更有效率地把全球的资源合理分配。”卢敏放曾说。 从这个角度出发,只有与全球乳业相关各个产业的伙伴去合作,才能打造“全球乳业共同体”。目前,蒙牛在继续深化与欧洲、大洋洲、北美等国际伙伴的合作,稳步推进研发、奶源、加工技术、牧业技术、质检体系建设的基础上,积极致力于推动“全球乳业共同体”的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