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由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荷兰皇家菲仕兰主办的2019中国奶商指数发布会暨中国未来健康论坛在中国儿童中心召开。会上,三方联合发布《2019中国奶商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相关医学专家现场探讨乳制品摄入及科学喂养等问题及解决方案。
牛奶中含有的牛奶磷脂是促进宝宝脑部及智力发育至关重要的元素,并且喝牛奶也可以帮助宝宝骨骼发育强壮,促进成长。在儿童成长的每个阶段,乳制品都是不可或缺的营养来源。但据报告显示,具有儿童乳制品选择主导权的父母奶商却普遍不及格,这与近九成父母自认为能为孩子科学挑选乳制品的认知相去甚远。接近20%的家长给7-12个月的宝宝过早补充乳制品;21%的父母在宝宝13个月后未给其补充多元乳制品;而约80%父母当宝宝表示不想喝奶时未正确引导。
中国未来健康论坛(左起:主持人、刘美菊、杨国超、关雪平、陈伟、王琳)
生命早期的儿童科学喂养
会上,首都儿科研究所保健科主任王琳重点提出:“婴幼儿科学摄入乳制品,对其终身健康成长具有基础性获益价值,这其中父母作用至为关键。要加强父母营养教育,树立科学喂养的7个金标准,即在婴幼儿出生一小时开始母乳喂养,六个月内坚持纯母乳喂养,直到婴幼儿两岁以上。当婴幼儿到六月龄,开始添加至少四类辅食喂养,特别是加强对含铁类辅食摄入。13个月后,婴幼儿应每天吃3-4餐,满足最低膳食频次。”
但是,据了解乳糖不耐受在亚洲发生比较普遍,由于有些人体内的小肠黏膜无法产生足够的乳糖酶,喝奶后乳糖不能被分解,会导致腹胀、肠鸣甚至腹泻。对此,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美菊建议:“亚洲人特别是中国人,80%的人都有乳糖不耐症。随着生产乳制品、研发乳制品的科技力量越来越高,市场上的乳制品类型琳琅满目,包括适合乳糖不耐受人群的一些产品,例如奶酪,营养成分高又适用于乳糖不耐受人群。”
儿童常见疾病认知与误区
会上,王琳特别强调:“婴幼儿养育不当可能会造成成年期疾病高发,著名的多哈理论讲到,婴幼儿期,特别早期经受营养不良或者恶性环境,成年期罹患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代谢性疾病会明显增加。所以婴幼儿养育不当,会对终身有影响,很多孩子可能会面临消瘦、营养不良、偏食、挑食等问题,影响儿童早期发展。同时,有些孩子还会有一些发育行为的异常,内向、自卑、偏激等问题及成年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对此,她介绍了一些缺乏科学喂养后的儿童疾病症状及儿童常见疾病的误区:
一、婴幼儿时期的吐奶是正常现象,半岁之后会明显减轻,如出现拒食、呕吐频繁(一天吐奶超过三次)、体重明显下降、哭闹、易激惹等症状,警惕胃食管反流的发生;
二、部分儿童可能存在牛奶蛋白过敏现象,其临床症状表现为便血、腹泻等,但不要将牛奶蛋白过敏现象无限放大,还需要结合临床检查;
三、亚洲人容易出现乳糖不耐受的情况,婴幼儿排泄物呈现水样、泡沫,并伴有酸臭味,需要特别注意;
四、新生儿出生后普遍会出现湿疹,但也不是所有湿疹都与过敏有关。1/3湿疹可能与食物过敏有关,新生儿皮肤在接触外界空气、环境等诸多因素,甚至冷热变化等都会引发湿疹,如初次进食过敏性食物,还要警惕荨麻疹的发生;
五、婴儿早起都会出现肠绞痛,其表现为剧烈哭闹,在四到五个月后会逐渐缓解,但特别注意剧烈哭闹也可能是肠套叠的表现。
此外,王琳还用“不要输在学习奥数的起跑线上,更不要输在婴幼儿营养的起跑线上”直观比喻了科学喂养的重要性,并特别强调父母乳制品摄入意识对儿童营养具有重要意义。
首都儿科研究所保健科主任王琳解读儿童养育误区
作为此次活动的主办方,儿童营养也是荷兰皇家菲仕兰关注的重点。2015年至今,菲仕兰通过物资捐赠、营养课堂、知识科普、志愿服务等方式帮助弱势儿童改善营养和生活环境。在此次奶商指数发布同时,菲仕兰也同期启动“为健康加杯奶”儿童奶商关爱行动。通过专家科普课堂、趣味奶商自测、发放儿童关爱礼包及大力开展乳品科普,提高儿童及家庭奶商水平,改善儿童营养,促进家庭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高瑞宏表示:“儿童是家庭的中心,是国家的未来。菲仕兰愿通过关爱儿童的契机,帮助中国家庭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中国人民的未来健康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