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奶牛养殖带,是自治区重要的奶源基地之一。奶业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更是促进农村牧区发展、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好草、好牛、好奶”是呼伦贝尔乳业的三件宝;广阔无垠、水草丰美的大草原,是草地奶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拥有我国自主培育、乳肉兼用的“草原金牛”——三河牛;蒙古族、鄂温克族世代经营着草原畜牧业,拥有悠久的奶牛养殖历史......这些都是奶业发展的优势。
四大优势
01 自然资源优势
我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全市天然草场面积1.49亿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1.38亿亩。
苜蓿种植面积达30万亩,青贮饲料种植面积120万亩。
全市耕地面积2664万亩,每年可产生约1300万吨秸秆。良好的资源条件为我市奶业发展提供了大量丰富的饲草料资源,大大降低了奶牛饲养的成本,为奶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02 饲草料种植优势
大兴安岭以西地区是呼伦贝尔传统的草原牧区。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在当时的国家发展政策调整下,以农垦为主的开发大军,在海拉尔农垦岭西的耕地接近400万亩。
呼伦贝尔岭西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恢复植被的生态意义,远高于粮食生产的需求。
因此有计划地对岭西已垦草原退耕还草,不仅生态意义重大,而且对发展岭西地区奶业也有巨大的支撑作用。
03 独特的品种优势
呼伦贝尔的奶牛品种主要有荷斯坦奶牛和三河牛。
三河牛是呼伦贝尔地区培育形成的优良地方品种,也是我国培育的第一个乳肉兼用型牛品种。其显著特征是耐高寒、耐粗饲、牛奶干物质含量高,特别适合制作高端固态乳制品。
呼伦贝尔岭西地区远离终端牛奶消费中心,运输物流成本高,生产草原品牌的高端固态乳制品具有独特的优势,三河牛能够满足生产高端固态乳制品的要求。DHI测定数据显示,三河牛乳脂4.3%;蛋白3.5%;干物13.5%。
04 政策支持优势
各级政府和农牧部门高度重视奶业发展,加大了奶业投入和扶持力度。
最近几年,通过借助国家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和畜牧业良种补贴项目,重点提高奶牛养殖场设施建设和提高奶牛良种覆盖率。
实施国家“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和“粮改饲”试点旗县项目,推进种植苜蓿和青贮玉米。
2013年以来国家安排我市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苜蓿项目、粮改饲项目等相关项目资金3.3亿元。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我市奶业发展提供了动力与支持。
未来发展重点
优化奶业布局 调整产业结构
奶牛养殖区定位。根据呼伦贝尔几十年奶业发展的实际,呼伦贝尔奶牛养殖区域要因地制宜地、科学合理地布局好奶业发展的优势产区。岭东地区以扎兰屯、阿荣旗为重点,发展以荷斯坦奶牛为主要品种的高标准、规模化养殖场。充分利用半农半牧区种植业发达的优势,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岭西地区以额尔古纳、海拉尔、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旗、牙克石市为重点,以三河牛和弗莱维赫牛为主要品种进行奶牛品种的改良。充分利用天然草原的饲草和生态优势,适当发展全舍饲或半放牧、半舍饲的标准化的奶牛养殖场,为高端固态乳制品生产企业提供优质的有机奶源。
乳制品加工企业布局。在岭西培养两家具有领军带动作用的乳品加工龙头企业。要加大对额尔古纳塞尚雀巢乳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在2019年新上马。奶酪、稀奶油、牛奶蛋白粉等高端固态乳制品生产线,协助企业完善产品品牌推广和市场销售链的培育。在海拉尔或周边地区再引进一家高端固态奶生产企业,满足对海拉尔周边地区奶源的发展和拉动。在岭东培养一家具有领军带动作用的乳制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以扎兰屯、阿荣旗为主的地区由农转牧,农牧互补,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产业。改变这些地区一粮独大的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在人口集中的城镇周边培育巴氏奶生产企业,满足城镇居民对优质生鲜乳的需求。在牧区鼓励发展民族奶食品生产,对民族奶食品生产企业产品在市场准入、SC认证等方面提供帮助。
发挥农垦军团优势 加快农垦产业转型
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是奶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农垦集团在岭西的400万亩耕地全部都是国有土地,具有规模化种植饲草料的条件,并以打造内蒙古重要的饲草料生产基地为目标,对奶业产生重要的支撑作用。此外,种植饲草发展养殖业,尤其种植苜蓿等优质饲草料,可以为以农为主的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人工种草以草定畜 促进奶业提升水平
天然牧草主要分布在以陈旗和鄂温克旗为重点的“牧业四旗”,为奶牛养殖提供优质天然牧草。人工饲草主要布局在“三带一区”即:海-伊-罕公路沿线饲草带;海-拉-黑公路沿线饲草带;海-牙公路饲草带和岭东高产优质饲草示范区。目前呼伦贝尔市种植有30万亩的苜蓿,两个旗市被列为国家粮改饲试点地区。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扩大人工种草的面积,到2020年饲草料作物的种植面积要达到100万亩以上(含一年生作物),其中苜蓿的种植面积要达到50万亩,苜蓿自给率达到100%,苜蓿品种主推适应性强、产量高的呼伦贝尔杂花苜蓿。继续推广粮改饲项目,推动青贮玉米、燕麦草等优质饲草料种植与奶牛养殖配套发展,有效降低养殖成本,提升奶牛生产效率。
加快奶牛品种选育 推进标准化进程
要以乳产品结构调整为导向,做好奶牛品种的选育。岭西地区重点以乳肉兼用的三河牛或弗莱维赫牛,岭东地区以荷斯坦牛为重点,开展规模养殖场的DHI测定,加快奶牛品种的选育,提高养殖场效益。对现有的三河牛种公牛站要积极寻求对外合作,进一步进行升级改造,提高三河牛的品质,提高供种能力,使三河牛真正成为具有区域影响能力,能够辐射带动区域奶牛发展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支持奶牛养殖场转型升级,鼓励家庭牧场发展,引导适度规模养殖。按照《畜牧业生产标准行动方案》要求,出台一系列适合地区发展要求的奶牛养殖标准,普及相关技术规程,到2020年奶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达到80%以上。
培育新业态 推进产业整合发展
充分利用呼伦贝尔丰富的旅游资源,建设特色休闲牧场,推进草原乳品发展。推动奶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将草原牧场、乳品加工和特色旅游相结合,构建三产交融的现代奶业体系,打造呼伦贝尔新名片。要大力培育、壮大奶农专业合作组织,扩大奶农的话语权,支持有条件的奶农合作社或农垦企业自建加工厂或参股加工企业,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鼓励加工企业收购或自建奶牛规模养殖场,提高自有奶源的比例。旗市区人民政府要引导乳品企业与奶农或奶农专业合作社签订长期稳定的购销合同,形成奶农合作社、奶业协会、乳品生产企业参与的生鲜乳价格协商机制。
加强科技支撑 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加强奶牛增产配套技术推广体系,推广奶牛良种、良法、良料、良舍等综合增产配套技术,重点推广奶牛场物联网和智能化设施设备,提高规模养殖场的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和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发展“互联网+智慧牧场”,建立奶牛场互联网管理与决策平台,推动牧场生态化、智慧化与现代化。运用互联网市场销售体系,开拓全国市场,提升草原品牌影响力,将具有草原特色的乳制品销往全国。
加大对从业农牧民的培训,推广科学的奶牛养殖模式与技术,建立专业的学习培训中心,提供专家团队指导。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参与企业研发活动,推动奶业科技创新,积极开展高端乳制品研发工作,满足市场多元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