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8月19日讯(记者 马玉洁)中国奶业协会组织编写的国内首份《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6)》(以下简称“报告”)日前在京发布。报告显示,自2008年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以来,国产奶业在八年的时间内,从法规政策、标准制度的完善到现代化奶源建设、乳品生产质量控制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我们有信心通过八到十年的不懈努力,实现民族奶业的振兴。”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谷继承说。 这份报告也引起了国内乳企的高度关注。蒙牛集团工作人员就向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报告的发布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有着正面意义。 伊利集团有关人士在跟中国网财经记者交流时则说,当前我国对于乳制品的监管频次、力度,标准的严格程度,都是远超国外的。同时,国内乳企尤其是大品牌的领军乳企也不断在产业链发展和质量把控方面积极进行自我提升和自我规范。 部分实际检测指标高于欧美标准 报告监测数据表明,2015年,国产生鲜乳平均乳脂率3.69g/100g,比国家标准3.1g/100g高出0.59g/100g;乳蛋白率3.14g/100g,比国家标准2.8g/100g高出0.34g/100g;菌落总数46.7万CFU/mL,远低于国家标准200万CFU/mL。 “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乳脂率检测的平均水平是3.69%,而我国的标准是3.1%,美国为3.2%。”农业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北京)中心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王加启表示,目前乳品实际检测的结果不但远远超过国家标准,也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标准。谷继承则指出,除了乳蛋白、乳脂肪两大营养成分平均值均高于美国标准,2015年全国生鲜乳样品中体细胞数平均值低于欧盟限量值、菌落总数平均值低于澳大利亚限量值。 伊利集团有关人士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说,实际上当前我国对于乳制品的监管频次、力度,标准的严格程度,都是远超国外的。同时,国内乳企尤其是大品牌的领军乳企也不断在产业链发展和质量把控方面积极进行自我提升和自我规范。以伊利为例,截至2015年年底,伊利检测设备累计投入5.65亿元,2015年全年检测费用投入2.85亿元。 前20强乳企销售额占半壁江山 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奶类总产量达387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8%;乳制品产量2782.5万吨,比2008年增长53.7%。乳制品消费持续增长,“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4.5%。规模以上乳制品加工企业638家,比2008年减少177家。此外,2015年,伊利、蒙牛、现代牧业、光明等中国奶业前20强企业乳制品产量、销售额分别占全国的51%和54%,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2014年6月,工信部、发改委等制定的《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获国务院同意并转发。之后国内奶粉行业先后出现蒙牛收购雅士利、圣元收购育婴博士、合生元收购长沙营可营养品有限公司、飞鹤收购艾倍特乳业及关山乳业、贝因美(002570,股吧)收购敦化美丽健乳业、伊利收购贵阳三联乳业等多起并购事件。 蒙牛集团向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报告的发布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有着正面意义。未来蒙牛将主动把握国内乳品消费升级的机遇,积极实施国际化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坚持执行质量领先战略的基础上,使业务规模与市场占有率持续稳步提升,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乳制品。 整体规模化养殖比重仍偏低 产业集中度的提升加速了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水平的发展。数据显示,2015年存栏100头以上奶牛的规模养殖比重达到48.3%,比2008年提高了28.8个百分点,规模养殖场100%实现机械化挤奶;奶农专业合作社超过1.5万个,是2008年的7倍多。据伊利方面介绍,伊利目前在全国拥有自建、在建及合作牧场2400多座,规模化集约化牧场在奶源供应比例中已接近100%。 同时报告也指出,与奶业发达国家相比,中国51.7%的100头以下奶牛存栏比重仍偏高,美国、澳大利亚这一数据分别为17.2%、7.0%。在消费方面,2015年我国人均乳制品折合生鲜乳消费量36kg,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营养价值较高的巴氏杀菌乳占液态奶消费总量80%以上,而我国仅为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