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两会”正式开幕,实现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和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今年的热点话题,在来自全国的各界代表、委员中,有不少来自企业界。他们为“两会”带来了工作一线的实践经验。其中,乳品行业是横跨一、二、三产业的特殊行业,也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性产业之一。乳品行业想要助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坚持产业一体化发展方向,延伸产业链,建立奶农和乳品企业之间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业格局,增强奶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产业链协调发展。李翠枝作为来自乳业一线、在伊利集团从事质检工作20多年的基层代表,多次深入基层,重点调研农牧民脱贫、增收问题。
今年,李翠枝带来了一份《关于支持龙头乳企与农牧民强化利益联结,推动精准扶贫的建议》。这份建议含金量十足,既照顾到了民生层面的产业扶贫课题,又有助于为下游的企业筑牢产业根基。 正所谓,技术在手,发展不愁。在李翠枝看来,帮助农牧民提升养殖水平和经营能力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派人员、请专家,深入牧场手把手教学,通过开堂授课,把农牧民培养成懂技术、会管理、精财务的全能型现代牧业精英。李翠枝说:“有了专业的技术帮扶,农牧民经营业绩飞升。2018年,我们的合作牧场降本增效成绩明显,奶牛(日)单产整体较上年同比提升0.8公斤;每公斤牛奶的养殖成本降低0.07元,全年增加收益2.18亿元。” 除此之外,与产业兴农模式共建,与农牧民携手发展是推动精准扶贫的另一重要途径。李翠枝介绍了伊利集团以“产业联结”助力精准扶贫的新探索:2019年计划在呼和浩特土左旗建设健康食品产业园,并新建一批“世界级”示范牧场,其中要打造一座精准扶贫示范牧场。建成后,预计可支持7000名贫困人口的脱贫。 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是农牧民发展路上的绊脚石。李翠枝表示,为帮助农牧民打开“钱”路,他们探索出一种以“核心企业承担实质性风险责任”为特色的产业链金融模式,推出“青贮保”“牧场保”等12个金融产品,为农牧民融资提供担保。“这12个金融产品被农牧民亲切地称为12个宝宝。”李翠枝说,“此外,为了帮助农牧民抵御市场波动的风险,我们还额外投入资金消化过剩原料奶,已在消化过剩原料奶上累计额外投入8亿多元,2018年共消化过剩原料奶10余万吨。” 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李翠枝表示,“四个联结”模式,让企业与农牧民拧成一股绳,在小康路上不让一个农牧民掉队。在此基础上,她还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政府大力支持龙头乳企发展,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强化龙头乳企与农牧民在技术、金融、产业、风险等方面的利益联结,以更好地发挥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进行。”另一方面,从宏观层面来看,这一系列的扶贫措施,也直接为下游的乳品企业夯实了奶业的产业根基,保障供应才能更有效地提升品质,进而才能实现全行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协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