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食品工业网】相关数据显示,乳制品行业已经开始进入低速稳定增长阶段,乳企营收放缓,但是在销量减少的情况下,却没有影响到销售额,而且利润增长幅度更大。这是为什么呢?调查表明,中高端产品成销售主力,而且也将是未来乳制品行业的主要增长点。
乳制品行业已经开始进入低速稳定增长阶段,行业已逐渐由规模增长向品质升级转变。乳制品行业分析及市场研究报告整体来看,乳制品受宏观经济影响,2016年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2016年我国乳制品市场分析详情如下。 在全球乳制品市场中,中国作为重要的新兴市场,消费潜力巨大。截至目前,除了在港股上市的蒙牛、辉山外,国内上市乳企的三季报已基本发布完毕。南都记者统计了包括伊利、光明、三元、贝因美、燕塘、天润、科迪在内的多家乳企(合生元营收包括了营养品,因此未纳入),截止到9月份,7家企业“卖奶”688亿元,与去年同期的736亿元相比,少卖了48亿元。虽然营业收入少了,但净利方面,却从去年的38.6亿增长到48.2亿,也就是说,从整个行业的龙头企业来看其实是比以前更赚钱了。 行业下行,卖奶不易 南都记者在统计各家乳企业绩时看到,7家企业中,仅贝因美出现了营收与净利的双下滑,同时也仅有这一家企业出现了亏损。前三季,贝因美实现营收18.3亿,与去年的26.4亿相比,下降30.79%.净利方面,则报出亏损4亿,与去年同期亏损2.26亿相比,亏损面进一步加大。 同样出现净利下滑的还有科迪乳业,前三季实现净利0.69亿,与去年的0.71亿相比,出现轻微下滑,降幅为3.3%.但营收却从去年的4.99亿增长到5.95亿,增幅达到19.17%. 光明乳业截止到三季末,实现营收154.66亿,与去年的204.24亿比下降了24%.但企业的净利却同比增加了94.78%,从去年同期的2.19亿一下子拉升到4.26亿。 除以上3家外,其余4家乳企均实现了营收和净利的双增长。其中,三元股份前三季度的利润增幅最大,在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25.96%.同时营收实现34.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21%.表现抢眼的还有天润乳业,在报告期内,净利从去年的0.358亿增加到0.75亿,同比增长了108.45%.营收也从去年的4.2亿增加到今年的6.48亿,增幅达到54%. 不论是营收还是净利,与其他乳企相比,伊利都属于航母级别的,7家乳企营收总额688亿,其中伊利就贡献了459亿。总净利的48.21亿中,伊利也占了91%,为43.9亿。 两大因素促净利润增长 “从三季报的情况来看,一些企业营收放缓,甚至下降的情况下,利润还能保持大幅增长,根本原因有两个。”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个主要原因是,2016年国内生鲜乳价格下降,特别是大牧场的生鲜乳价格较去年下降约10%.其次就是企业的中高端产品在强营销、重推广的情况下,销售情况保持不错,对利润提升还有很大帮助。 “我们也发现了这个现象,就是今年国内乳品的销售量其实是下降的,但却没有影响到销售额,而且利润增长幅度更大。说明什么呢?说明中低端的产品销售很少,企业主要依靠中高端产品的销售来带动业绩和利润增长。”宋亮认为,从整个行业的角度考虑,这并不是件好事。“我们认为当前中国的乳品消费市场,特别是三四线及以下地区,还处于从偶发消费向习惯性消费转变的重要培育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如果产品价格高,会抑制消费增长,实际上也延缓了乳品消费市场的发展。从未来五年至十年看,对整个市场的增长都会大打折扣。” 不过他也表示,对于乳企来说,也存在一些现实的困难。一方面,企业承受着资本的压力,必须要有利润。另一方面,虽然今年的生鲜乳价格下降,但相对于国外原奶价格还是偏高,对于企业而言,做中低端产品盈利性很差。而如果用复原乳,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又会大打折扣。企业也只能向中高端产品要效益。 在中国市场上,随着中国经济呈现新常态,城乡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创新型乳品和中高端乳品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速,而其他乳品消费同比出现下滑,受其影响,国内整体乳品市场有所放缓。 |